-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http://61.219.67.208/Default.asp )
-- 工會論壇 ( http://61.219.67.208/ShowForum.asp?forumid=299 )
--- 他山之石----北市校長遴選 ( http://61.219.67.208/fbbsxp/ShowPost.asp?id=13615 )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7/29 下午 01:07:31

【2015/07/10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校長遴選透視鏡】北市高中職校長遴選 未來採OΔX制度
PS: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將引入市長柯文哲的「圈叉三角形制度」,出缺學校教師會、家長會會內投票時,將以O、Δ、X代表為1、0、-1分,總分沒達正分的候選人,無法進入最後遴選會面談審議。】---桃園市呢?桃園市從來沒有《出缺學校教師會、家長會》意見表達的機會,看看台北市,想想桃園市,也難怪桃園市的校長遴選長期被抨擊:根本只是官派校長的背書單位!

===================================================================
 ●中央社2015/05/27 19:12
北市高中職校長遴選 未來採OΔX制度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27日電)台北市104學年度高中職校長遴選作業結束,有5名校長轉任、10名新任校長。由於遴選過程爭議多,台北市教育局決定未來採市長柯文哲的「O、Δ、X制度」,作校內初選機制。

104學年度台北市高中職校長遴選過程爭議多,有多所學校的家長會、教師會認為「原本被看好的人卻沒選上」,質疑是黑箱作業。

台北市教育局為讓遴選制度更完善,4月29日召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檢討會議」,柯文哲也於5月21日與教師會見面、聆聽意見,25日也召開「市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委員會擴大檢討會議」,邀請出缺學校浮動委員參與,汲取建言。

台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校內遴選將採柯文哲的「圈叉三角形制度」,出缺校長一職的學校教師會、家長會進行投票時,將以O、Δ、X代表+1、0、-1,總分未達正分的候選人,不予進入遴選會面談審議。

另外,依據「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聘任及辦學績效考評補充規定」,台北市高中職校長遴選共有15票,包括學者專家5票、教育局5票,該校家長會、教師會、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教師會及中等學校校長協會各1票。

但台北市研議學者專家及教育局各減1票,共13票,藉此提升教師及家長參與比例。此外,未來各高中職校長的年度考績(評)也將納入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家長意見,汲取多元看法。

針對台北市教育局下學年度將採「圈叉三角形制度」,成淵高中教師會理事長史美奐表示,這項措施可避免低支持度人選進入遴選,立意良善。

不過,對於遴選委員席次,史美奐則認為學者專家、教育局應各減2席,共11席。藉此提高家長、教師席次,避免出現「官派疑慮」。1040527
=================================================================================================

●蘋果日報

北市高中校長遴選 未來也蓋OXΔ
台北市成淵、明倫高中的教師、家長會抗議。資料照片
 2015年05月27日16:40
台北市下學年度高中校長遴選作業結束,現職校長5人轉任,另有10位新任校長,但有學校的家長會或教師會支持人選沒選上,遴選過程中也引發許多爭議。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將引入市長柯文哲的「圈叉三角形制度」,出缺學校教師會、家長會會內投票時,將以O、Δ、X代表為1、0、-1分,總分沒達正分的候選人,無法進入最後遴選會面談審議。

依《臺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聘任及辦學績效考評補充規定》,北市高中校長遴選有15票,其中學者專家和教育局各5票,該校家長會、教師會、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教師會、中等學校校長協會各1票。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將研議學者專家和教育局各減1票為13票,以提升教師及家長票數比率。(蔡永彬╱台北報導)

●聯合報

化解校長遴選黑箱爭議 北市增辦檢討會
2015-05-27 16:00:03 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即時報導

台北市10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作業在4月28日辦理完成,過程中爭議不斷,成淵高中與明倫高中的教師與家長都不滿遴選制度選出官派人馬,忽略學校意見。

北市教育局為讓校長遴選制度更完善,4月29日召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檢討會議」,市長柯文哲並於21日與教師會代表溝通,聆聽教師意見,25日召開「市立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遴選委員會擴大檢討會議」,廣邀出缺學校浮動委員參與,聆聽出缺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意見。    

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校長年度考績將納入校園多元參與,加入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及家長的意見,反映校務經營現況;研議減列遴選委員會委員席次,目前為15席,專家學者及府內代表各減1席為13席,以提升教師及家長參與比例;並修正出缺學校教師及家長辦理校長意向表達投票方式,對每位候選人以Ο、Δ、Χ方式呈現,其計分為+1、0、-1分。

總分未達正分的候選人,不予進入遴選會面談審議;當學校教師與家長會對於校長候選人意向表達一致時,建請遴選委員多予參考與尊重。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10/27 下午 06:24:11

【2015/10/27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他山之石】泰國減少上課時數 提高技能活動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泰國減少上課時數 提高技能活動
作者:教育部駐泰國代表處

2015-10-21 Web Only

泰國新上任的教育部部長Daopong Rattanasuwan將軍公布了「減少課堂時間,增加課外時間」的教育政策,引起教育界關注,轟動泰國社會。

「減少課堂時間來增加課外時間。」一夜之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各家媒體從多元角度切入,不斷在電視新聞出現。由於教育學者及關注教育的人員有限,但這些人都是為學生著想,有些人擔心,當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減少,學生要去哪裡?回家也不行,因為家長還沒下班,回到家也沒人陪伴。

對此,泰國基礎義務教育署署長Dr.Kamon Rodklay指出,按照泰國教育部長Daopong Rattanasuwan提出的「減少課堂時間來增加課外時間」政策,應當調整放學時間為下午兩點整,放學後的時間將安排各種活動,讓學生根據年齡參與相應的活動,讓學生快樂學習知識。

2015年第2學期開始,泰國將先在3500所義務教育的中小學當作試點,再推廣至全泰225個教育廳,讓已有準備且自願申請的學校參加。

Rodklay解釋,每天上午到下午兩點,學生可以學到主科和副科共8組課程,下午兩點之後,將提供側重於綜合實踐活動,基礎義務教育署規定了4項活動,學校根據該校的條件來選擇活動項目,應用到校園裡讓學生參與。4項活動分別是:

一、提高技能活動: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活動中,提高學生自身技能的活動,例如:設計項目、畫畫及表演歷史劇。

二、根據設施的完備情況來舉辦自由性活動,例如:服務性社團及體育性社團。

三、職業教學活動:學校可邀請家長或民間學者,來為學生傳授職業知識及提高生活技能的活動。

四、為成績落後的學生提供補救教學,但這項活動不能收取任何費用。

泰國基本義務教育署已設立工作小組,為學校編輯減少課堂學習時間的管理手冊,讓學校把該手冊當做實施指導,提供活動教學課程表,讓老師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應用,建立網頁聽取學生對活動的意見,以及舉辦225個教育區及試點學校主管人員會議。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729#sthash.41rwrEa2.dpuf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傳真:03-2811996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12/23 下午 02:59:38

 【2015/12/15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教育隨筆】從懷念一位校長談起
文/ 張瓊方(本會高中職委員會主委)

我的第一所任職學校,是老牌學校高雄高工。雖然待的時間不長,但該校學生的熱情、同儕間的互助、學校氛圍的自由創新和諧,都讓我現在還懷念不已。


特別要感念的,是當時該校校長孫明霞校長。她讓我見識到一位校園領導者的胸襟與能力,以及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風範。讓我在教師職業起步時,就有一個典範豎立在前,而不至於偏離本心。


剛進雄工時,就知道雄工老師都很怕她。特別聽說如果有老師上課晚進教室,孫校長就會直接進教室等待,過10分鐘老師若沒來,就會逕自在教室日誌上簽上自己的大名。然後那位老師在課後,會收到校長室的邀請函,邀請至校長室「喝咖啡」。當時老師們很怕收到這張邀請函,也諄諄告誡我們這群新進小菜鳥,「上課絕對不要晚進教室五分鐘以上,否則進校長室可不是鬧著玩的!」


結果某一天早上,我就犯了這條規定了!還記得當天是第一節8:10的課,那節課要給學生考試,但是考卷還沒印好,所以我7:40就在油印室印考卷。無奈當天油印機跟我作對,弄了好久才搞定考卷,而那時已經是8:20了!


匆匆忙忙的我趕到教室。一進教室,就看到學生訕笑的表情。喔,你們知道的,高職小男生的那種促狹而又等著看好戲的表情。
「怎麼了?」
學生馬上七嘴八舌地回應了:「校長剛剛來了耶」、「校長剛剛問這堂課是誰上的」、「校長剛剛才走」、「老師你慘了唷,要被叫去喝咖啡了」……。
這些話轟的我腦子嗡嗡作響。緊張不已的我馬上衝到講台看教師日誌,赫然發現該堂課的簽名欄上一片空白。
怎麼回事?
上完課後,抱著必死的決心走回辦公室,準備接那張千斤重的邀請函。沒想到卻怎麼也遍尋不著什麼邀請函。
這這這這……現在是在演哪齣啊


懷著忐忑的心過了好幾日,才有老師代為轉告:校長知道我當天是為了印考卷而晚進教室,很辛苦又很認真,下次考卷給油印室阿姨印就好,不要自己印;以後不要再晚進教室了,這樣不太好。


當時我一方面感動於校長的體諒,一方面又深感自己的付出有被人看到。之後我有沒有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沒有!而且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更認真更努力了,因為知道努力有人會看到。當時自願接下第一屆的綜高社會科科召、自願做網頁設計比賽指導、自願爭取上綜高第八節(當時的職校風氣是不上第八節的,因此還被其他資深老師笑呢)。


孫校長這個小小的舉動,既達到改正教師行為的目的,又提升了一個教師無限的教學熱情。學校氛圍既沒有受到傷害,又讓教師轉而將正能量貢獻在學生中。得益的是誰?學校、學生、教師三方獲益!


來到桃園任教,特別是擔任工會幹部之後,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學校,卻發現校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沒有我印象中的那麼親密互信,「整治教師」的手法往往如出一轍:通常都是老師犯了瑕疵,接著就要求老師必須寫自白書(或書面報告),而且這份報告還要寫到讓上面的人滿意,否則會一退再退。接著就揚言召開考核會,或者找一群主任開會討論這位老師的過錯。


整個過程就好像1960年代中共文革的批鬥一樣,要當事人自我批判、自我坦白、自我反省,接著還要接受群體批判與糾正。而這樣大張旗鼓、轟轟烈烈的鬧了一場劇後,最後會發現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而已,耗費學校資源不說,老師往往被弄得精疲力竭,甚至教學熱情不再,最終退縮成只要完成法定責任就好,連一點聲音都不敢吭。


更糟糕的校長,甚至把校務會議當成個人批鬥大會,針對與他意見相左的老師逐一點名批評其「罪行」,完全不知道身為主席的自己除了嚴重違反會議程序外,還成為眾人眼中的笑話,失去身為校長應有的高度,讓人不禁大嘆這些校長到底是怎麼了?


我不是非常理解為什麼校長大人們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所謂「矯正」教師們的行為,因為這樣的做法,或許會得到效果—就是讓大家噤若寒蟬,只做自己份內事就好。但試問,如果一個老師只做表面且法定的工作,然後什麼也不敢做、什麼也不敢承擔,遇事就趕快呈報上級裝死,沒有思考、沒有創新,當學校做法有明顯失當時也不敢幫學生爭取權益,唯恐多做多錯—如此士氣低迷的學校對學生有什麼幫助?


當第一線的老師失去教學熱情,這間學校就只是一灘死水; 當學校只變成一言堂,這間學校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得利的是誰?不知道,但最終受害的一定是學生!


行文至此,愈發懷念起孫明霞校長,她真是個有大智慧與大格局的前輩呀!願桃園多出幾位像她一樣的校長,那是學生之福,老師之福!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12/23 下午 03:26:32

【2015/11/09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讀者迴響】有關《這款校長》有教無類攏是假,眼裡只有滿級分?

上週我們寄出【這款校長】有教無類攏是假,眼裡只有滿級分?(http://www.teu.org.tw/Email/showrd.asp?id=3923)這篇文章後,讀者zm059寄來回饋,本會徵得其同意分享轉發電子報:

========================================================================================

寄件者: zm059 <zm059@                 >
日期: 2015年11月7日 下午10:32
主旨: Re: 【這款校長】有教無類攏是假,眼裡只有滿級分?
收件者: 教育桃源電子報 <pjy5675@gmail.com>

 

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為什麼在強調多元智慧、多元價值、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的今天,仍然會有這樣的思想言論?
因為他們的思維裡面無法接納學生有各種不同的樣貌。
如果我們現在,仍然只愛聰明、優秀、有特殊表現的所謂好學生,而無法全然跟孩子站在同一邊或一樣的高度,去感受他的問題和困難,那麼是我們的社會和教育出了問題。

曾幾何時,教育界和媒體流行説「亮點」,何謂亮點?
亮點是特色?光環?典範?或者滿足某些校長、長官、高層虛榮心的特殊標籤?
如果,在教育場域中,我們仍然只想看到優秀、特異、另類等等的人或事,那麼無怪乎那位校長會對著學生發表他的謬論了!
因為錦上添花的事太容易做,真正能看出不同孩子在成就過程中所做的努力,從而肯定其價值,且引以為學習楷模的人,才有資格稱之為有教無類的良心工作者。


今日聯合報教育版刊載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近年研究「親職教養與階級關係」,論及近20年台灣親職論述典型,趨向預設以中產階級家庭、專職母親為典型,不利弱勢階級⋯⋯。
令我想起某親子月刊OO天下,似乎可為代表。

身為教育工作者,本身可謂中產階級兼知識分子,我們可以自期為自己及家庭子女,努力經營理想的幸福家庭願景。但在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至高原則下,千萬要避免落入中產階層唯我獨尊的定見我執裡。
換句話說,哪個小孩不希望自己聰明靈巧,最好還要眉清目秀討人喜歡,但人人生而不平等,如同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家庭美滿幸福,最好父母有錢有閒或有能。
如此,他們才有較好的立足點在現今社會順利成長,且足以與人競爭。
無可諱言,社會的安定繁榮,雖有賴中產階級的穩定力量。但近年來所謂「弱勢族群」、「文化不利」或「問題家庭」日益增加,甚且可能因資源分配不均或政府政策傾斜,導致複製貧窮與弱勢,造成貧者愈貧、弱者愈弱之惡性循環,如此便是社會安全的重大隱憂了。

身為具有良知良能的教育人,可否多一些關注和用心於那些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孩子,那些看到就討厭的孩子,還有被謔稱為「白癡」等等的孩子,多鼓勵協助他們從小小的優點或長處發揮,不放棄改變他們的任何機會點,這樣他們才有更多可能性,成為社會標準裡「更好的人」。
以上為敝人淺見,如有偏頗有失公允客觀之處,請不吝指教。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1998-2005 Yuzi.Net
Powered by BBSxp 5.16/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