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http://61.219.67.208/Default.asp )
-- 工會論壇 ( http://61.219.67.208/ShowForum.asp?forumid=299 )
--- 專業分享 ( http://61.219.67.208/fbbsxp/ShowPost.asp?id=12837 )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4/9/15 下午 05:33:05

【2014/09/11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專業分享】八個教導同理心的方法
文/江建新(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 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


您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呢?總覺得學生缺乏同理心又不知如何教導起。本文作者常與家長或者專業人士談及關於如何終結霸凌的話題,政策或者反霸凌宣導等方式似乎效果有限,有同情心、同理心才是最重要的。專家也認同培養同理心才是預防各種霸凌及侵犯他人的根本方式,作者提供了八個方法給讀者們參考,也許可以提供老師們一些思路。

1. 說到做到
孩子雖然會聽你的話,但是他們更會觀察你的行為。如果你有機會表現同理心,就大方的表現讓孩子知道。當你在人際互動中感到沮喪,在你表達不愉快的同時,還是盡量保持住對其他人的尊敬。當你遇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即便當時有些不便,也請盡量放下手邊的工作去幫忙。適當的表達出同理心,讓孩子知道做好事或者服務他人是隨時可以的。

2. 讓您的孩子感受到同理心
教導同理心的最佳方式,就是展現給孩子看,讓他們有最直接的感受。當你的孩子受傷或者生病的時候,表現出對他的溫柔、憐愛與同情關懷。聽起來似乎不那麼困難,在孩子心情最低落的時候給予幫助就是教導他的同理心的最好方法。

3. 在對話中教育
孩子會在日常生活對話中學習到真正的同理心,當父母常提及它的重要,孩子會更認為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價值觀。當你還孩子一起看電視節目或者觀賞影片的時候,記得把一些表現出同理心、同情心的事件特別指出來,讓孩子知道有些人特別需要關懷,尤其老人與貧童。

4. 擔任志工
當孩子能夠主動地對別人表現出同情心,他們就學習到了這個深刻而且長久的價值觀。幫他們找一個適合他們的志願服務機會,例如療養院參訪,與居民共同參與手工藝活動,分享食物到收容所,蒐集衣物捐贈給需要的孩童或者參加慈善健行活動。參加有特殊意義且有趣的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常常想起對需要幫助的人要有同理及同情心。

5. 照顧小動物
貿然的決定飼養寵物可能有點衝動,但是飼養寵物的經驗對孩子來說,絕對是個培養同情心的好方式。過程中孩子學到關懷及責任感,隨機的愛、同情及憐憫。

6. 從閱讀中學習
孩子可以從書中學習到他人的經驗,作者推薦TrudingLudwing的書,他的書籍如My Secret Bully,書中提到霸凌及侵犯他人的話題。還有另外一本The Invisible Boy,書中的故事展現出同情心、同理心。還可以介紹一些名人表現同情心的故事給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例如達賴拉嘛或德雷莎修女的故事。

7. 時時提醒
近年來,帶手環可以是一種對於事件關心的象徵。戴手環時時提醒自己要表現出關懷,本文作者藉著戴手環提醒自己同時也影響了他的孩子,任何事情都要優先想到同理、同情。

8. 許願
表達關懷、關心可能只是舉手之勞,透過網路向孩子介紹慈善團體,介紹他們給人們提供了什麼幫助。許願基金會這類型的團體提供希望、喜樂給正遭受病痛威脅的孩子。也許對較小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網站內容太令人難過,但是對於大一點的孩子,這正好可以提供他們一個幫助人提供喜樂的經驗。這樣的經驗,不論對幫助者或者被幫助者來說,都有可能是改變一生的轉機喔。

參考文獻
Signe Whitson. “8 Ways to Teach Compassion to Young People” PsychologyToday. 8 July. 2014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passive-aggressive-diaries/201407/8-ways-teach-compassion-young-people
--------------------------------------------
江建新
政治大學博士生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 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E-mail : kisila2002john@gmail.com
Mobile: 0979-119444
TEL: 03-2811588 FAX: 03-2811996
網址:http://www.teu.org.tw/
臉書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20110501teu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4/10/13 下午 04:25:17

【2014/10/06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專業分享】為什麼學習忍受挫折比分數更為重要呢?

《時代雜誌專欄》
 

文.整理/江建新(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讓孩子學習面對挫折,也許是一個幫助他們成功的好方法。

開學了,世界各地的家長可能都在幫他們的孩子準備零食或者一些上學需要用到的東西。這是一個思考在開學前,該教導孩子什麼的好機會。

美國家長對於這個問題有些焦慮,從幼稚園開始到孩子進入一所好大學為止,受教育的過程感覺很像比賽。關於如何協助孩子成長一直有許多的建議,但是在研究探討之後,我覺得很多家長對於他們孩子的分數及智商都太過在意了。我們似乎應該對於培養孩子的性格更重視,教導他們如何面對困境、學習樂觀、擁有責任感還有自我控制。這些能力 ,可能會比S.A.T(一種學業能力測驗)或者I.Q更為重要。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家長對孩子在學校表現過度擔憂,可能會限制了孩子學習其他能力的機會。如果你只在意孩子的G.P.A(學業成就),那你可能也相對的減少了孩子在學校的其他學習機會,像是一些學習面對危機、挫折的好機會。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即使是一個短暫的小失敗,在家長及孩子的心中都可能被過度放大。

學習面對失敗、挫折的能力,被認為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關鍵。由紐約Buffalo大學心理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缺乏挫折經驗的成人,是比較不快樂、缺乏自信的。研究者猜測,經歷過挫折障礙,可以學習到更多處理事情的技巧、增進社交能力、加強自信等多種能幫助孩子在未來邁向成功的能力。

相對的,當我們過度的保護孩子遠離挫折,要求老師延後繳交作業的時間,干涉孩子並確保每個孩子都有玩具,要求他們選他們擅長的科目,我們也正在剝奪他們培養人格發展的機會。就像Madeline Levine、Dan Kindlon兩位心理學家寫的一樣,這可能導致青少年在面對真正的問題時,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危機。

在學校或者校園以外,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有更多嘗試的機會,挑戰自己,學習經歷失敗。雖然這有點矛盾,但是給孩子學習失敗的機會,可能是幫助他們成功的最好方法。

參考文獻
Paul Tough. “Back To School: Why Gr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ood Grades
” Time. 5 Sep. 2012
< http://ideas.time.com/2012/09/05/why-grit-is-more-important-than-grades/>


.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4/11/14 下午 05:00:16

【2014/10/13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會議報告】104年度十二年國教精進教學計畫前置會議紀錄重點

桃園縣104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計畫
前置規劃籌備會議紀錄重點摘要
(2014.9.25)

文/賴韻如(專業發展部主任)
一、課程督學先就桃園縣104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學品質整體計畫做一簡報,強調備課、觀課、議課的推廣。

二、吳校長聽完簡報後,立刻指出整體計畫毫無邏輯性可言,不僅編號聯繫不起來就連教育願景都前後不一,從前面「成就每個孩子的五力全開」的教育願景,到後面竟變成「教育願景:桃園國際航空城教育」。

三、教師會代表則表達第一線教師毫無感受到精進教學對教師有何實質的幫助。他以自己的教學現場為例指出:
1.既然輔導團深負精進教學的靈魂人物,為何學校裡的環境輔導團,從未讓學校的老師有觀他們課的機會,反倒被要求配合環境輔導團需要的成果,學年老師要自行決定跟環境教育有關的活動課程融入綜合領域課裡,然後做教學觀摩讓輔導團的人來觀課。好多年了完全感受不到輔導團有何作用。
2.第一次參加此會議才知道原來教育部花這麼多錢來幫助老師精進解決教學上的問題,是關心老師的,但老師只感受到負擔,因為學校行政單位就只為交代上級指示,根本無視老師教學現場所遭遇的困難,所以老師們並沒有受到實質的助益,更沒能深化的了解備課、觀課、議課的好處,因為只有做不完的事和活動。
3.希望真的來觀課(非教學觀摩),然後跟我們老師一起議課,共同討論做出最好的備課。

四、家長會代表則指出教育局沒有做好宣導,以致行政人員也沒傳達好,才讓老師們根本不了解精進教學的真義,要求教育局要做好宣導,協助老師。

五、林教授則提到這次的前置會議跟往年不太一樣,大家都講真心話,這樣會是進步的;同時希望教師會能支持「教師專業評鑑」。

六、教育局長最後指示未來要讓老師們能有所幫助,而非是負擔,並能對行政人員做好宣導正確傳達精進教學的真義,真正協助教師精進教學。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4/11/14 下午 05:03:06

【2014/11/13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好文推薦】好老師的生命,該用於把孩子教好,不應虛擲在表格上!
文章出處: 天下雜誌 559期 作者: 葉丙成
文/整理 王英倩(中央政策聯絡部主任)

關於教師評鑑的弊病,我們批了再批、說了又說,卻遭外界扭曲是「維護教師利益」、「罔顧學生受教權」。無論支持或反對,請把這篇文章再讀一次。教育究竟是希望把老師困在無止盡的評鑑、填不完的表格、雪片般的公文…中,還是讓他們可以花時間投入教學方法的創新、觀察個別孩子的差異,來提供適性的引導。台灣的教育主事者,能不好好想想嗎?
==================================================================================
台灣有許多好老師,為著把孩子們教好的初衷,投入了這份志業。當老師後,才發現生命常虛擲於永無止境的填表格上。對於無法將生命全然投注把孩子們教好,基層的好老師都感到非常的無奈和痛心。
台灣社會,常為了防弊而流於形式主義。特別是各級政府,為了擔心資源被濫用,總有多如牛毛的考核規定。結果往往是擺爛的人依然擺爛,卻累死了真正想做事的人。整個組織的生命力,常因過度的考核而窒息。
以教育為例,楊校長是位小學校長,她跟我說:
「五年前,我曾經把教育部統合視導的表格下載下來,光空白表格就有168頁,今年超過200頁。每個計畫從教育局處長開會的會議記錄到計畫執行、成果、派人員到各校訪視評鑑的記錄一項不可少...
預測明年統合視導空白表格一樣會超過200頁,因為今年教育部又增加好幾個計畫要學校推動,而且明說了會列入統合視導項目。教育部統合視導簡直可以列入『廿一世紀目睹之怪現象』」
一年有超過兩百頁的考核表格要填,是多麼的可怕?老師還能有多少時間可以投入自己的教學創新?有太多的基層老師告訴我,這些考核剝奪了他們能真正投入教學創新的時間。許許多多認真的好老師,都為了無法在最愛的教學上花更多的時間而痛心。
另一位林老師說:
「若是各個指標明確定義我還能接受,重點是有些指標看來就像是超級申論題,部分指標內容疊床架屋,一樣的活動成果要列印出四五份放入不同的指標項目下。
這些資料都是聽話的下屬在執行,擺爛的人校長不可能信任,永遠涼涼地擺爛。認真教學或負責業務較多的人要做出相對多數的評鑑資料。
總是最認真的老師被叫去填這種表格,然後擺爛的人永遠在那邊涼。受害的是誰?是蠟燭兩頭燒的老師跟他班上的那群孩子!」
過度的考核跟填表,吃掉老師的時間。結果真正受害的,是班上的孩子們!這並不是考核的初衷啊!
另外台中郭至和老師說的,直搗核心:
「『評鑑』其中一項功能就是發現問題進而解決,但國內的『評鑑』變成盡量『隱藏』自己的問題,『創造』出平常看不出『優質』、『特色』、『亮點』等書面資料,真的榮獲『特優』的學校,果然是別的學校『取經』的對象,但取的『經』確是如何獲得『評鑑特優』的方式,所以大家要學的反而是『如何在校務評鑑中榮獲特優』。
再舉一個例子,學校為了『方便』評鑑委員們審視資料,學校就要教師按一定的格式繳交資料,還有按照評鑑的幾個規準上傳『專屬』的評鑑 網站,這樣評鑑委員想看什麼資料就很『方便』、『快速』,但就為了讓評鑑委員『方便』、『快速』看資料,就必須讓教師花更多的實踐去重新建檔資料,老師不 是就有自己的班級網頁或部落格嗎?為什麼舊有的教學資料就不能用,原本的班級網頁的資料不能用,還要重新上傳一次,這就是浪費時間。
或許有 人覺得我反對『評鑑』,我只是反對一般學校為『評鑑』而走火入魔去準備反而喪失原有『評鑑』應有的功能,或許評鑑委員也會覺得很無辜,他們也不想看到假象 的資料,但竟然身為評鑑委員就有這樣的聲音和份量去引導『評鑑』走向正向的功能,告訴教育行政機關哪些方法是對的,真正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有助益的!」
老師們不反對評鑑,但老師們不願意把時間花在揣摩大家「如何在校務評鑑中榮獲特優」,這已經完全失去評鑑的精神。
在地的一位洪老師提到地方的狀況:
「教育部補救教學方案就是一個最失敗的例子,為了『研究』這個方案的成效,每個行政作為都要統計,前中後電腦測驗耗時又耗人力,各期宣導督導說明會花錢一直開,卻也無法改善計畫母法以天龍國情思維,在地方滯礙難行的的種種規範。年報各地統計結果不佳,只恐嚇校長要把五個評鑑率衝上來,可開課時段少,師資限制,核銷規定複雜,這些不友善不改善,承辦人看得到經費,要想很久才能合法地把經費申請下來還有執行完畢。其實如果不拿你教育部的錢,志工老師還更好找, 開班補救時段更自由,參與學生才會多,才會有進步率和回班率給你拿去做政績。
之二是教專社群,友校秘密組織被迫浮上抬面申請公費,原本運作良好的教師社群,變成要為核銷傷腦筋,想退出又被縣府否絕。在時間成本考量下,拿越多政府的錢,能做的教育事務越少,政府的錢不只不是花在刀口,而是花錢 砍了教育人員的熱情,如果你是旁觀的納稅家長,也應抗議。這種為花錢而花錢的行政作為比比皆是,用預算數和預算執行來展示政府的效能,教育成果能量化?量 化是用$來表示?
順道一提假日課輔自習和社團的執行也都要鬥法鑽法才能執行。縣府草擬的辦法的出發點來自防弊,而非促進動機。法律不清的地方,交由人事單位及會計單位解釋,通常也只能得到最嚴格,最難執行的版本。


真正想做事的人,如果不在乎政府的錢,自己成立基金會吧。如果學校的活動不需要政府的經費,那就不要用學校名義辦理,然後被政府一堆規定綁死。成立基金會,同一群人做事,卻更自由,基金會借學校辦教育活動,更多元更有彈性。(如果我是校長,且不在乎人在縣府的名聲,就會往這民間的教育活動方向發展,畢竟上級 單位是越來越機車,學校可以自由發展的空間很窄,換一條可行的路)」


看了上面這些第一線的校長、老師的發言,能不感嘆?能不痛心?整天忙著應付這些訪視評鑑填表,老師都累翻了,如何能生出時間花在改進教學上?真正會好好教的人,不用要求他填表也會好好教。混吃等死的人,要他填表他會填的非常到位,但繼續擺爛。


難怪碰到很多老師,寧願自費做事情,也不想拿公家資源做事。一旦用了政府的錢,總會有一堆規定綁手綁腳讓人做不了事。人在其中,每每氣急!
我認為台灣許多考核評鑑的兩個最大問題,就是「一次決定」和「要比高下」。因為只來一次看過就要評定,所以才要搞一堆表格數據才覺得有看到所有面向。因為要比高下,所以必須用統一制式的表格,才能夠「公平」的比較。要改變考核評鑑流於形式,就必須從這兩點下手。
請專家到校做一次性的考察,能看到的東西很有限。即使看到的,也都是「準備好給人看」的東西。真正有用的是長期的陪伴、輔導、跟觀察。專家應該要先訓練出能 真正瞭解理念的種子老師,讓種子老師們各自去帶一個教師社群。透過種子老師平時對社群老師的輔導與訪察,哪個老師做的好不好,自然會知道。種子老師們若覺 得某位老師做的好,那就是好。不再需要為了一次性的視察而準備一大堆表格。看再多的表格也看不到老師在教學現場的生命力!


另外考核評鑑只要 能分出合格跟不合格就好,何必一定要比高下?合格的學校,都開放給其他老師去觀課。做的好的學校,大家自然會嘆服他們的好、自然會有口碑出來,大家也會覺 得有為者亦若是。每次就是為了要「公平地」評高下,才必須生出這些統一制式的表格。以制式表格評比出來的高下,其實意義有限。


用長期的現場觀察代替一次性的表格考核,用彼此觀摩取代評比高下的思維。我認為這樣的考核評鑑,才能有建設性的意義!
這兩年我跟許多熱血的教師夥伴,在台灣一同推動翻轉教學。我們看到了許多基層老師,為了想把學生教好而用心投入教學改良。老師們對教學所燃起的熱情,讓我們看到了台灣教育難得的希望與生機。


在老師們因為感動而紛紛自主投入翻轉教學之際,請各級主管不要再以過去由上而下的舊思維,用考核來強迫老師們進行翻轉教學。「強推+考核」,只會捏熄台灣教育好不容易出現的生機,這是主事者所不可承受之重啊!


衷心期盼各級的教育主管,都能夠真正從老師的角度出發,好好思考怎樣做才能幫助老師在教學工作上發光發熱?怎樣做才能讓老師從教學的工作上得到更多的樂趣跟成就感?這才是能讓組織能發揮最大效力的思維。


若主事者不是以讓成員發揮更大戰力的思維出發,而是以防弊的思維,用永無止境、令人窒息的考核、表格來壓迫成員,恕我直言,這樣的形式主義是無法真正讓組織往前進的,只會把大家的生命力都扼殺了!


台灣的社會,何時才能學會「過度防弊思維,會扼殺組織生命力」的道理?真正好老師的生命,該用於把孩子教好,不應虛擲在表格上!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4/12/24 下午 04:54:29

2014/12/23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專業分享】學生要學的是思考(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著作閱讀分享)

整理/江建新(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低智商社會」這本書,2010年出版,網路上很容易找到簡介,我關注的是教育部份。摘要與大家分享,藉著日本經驗 ,同時也反思我們的處境,從自己開始改變。

摘要:

學生要學的是思考

老師的工作不是給學生打分數,真正該做的是開發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遺憾的是,以指導大綱為教學標準的老師們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他們做的事情只是抹殺學生的個性和能力,『以共性取代個性』,就是大部分老師的工作。

沒有『標準答案』的今天 在網路普及資訊流通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老師『教授』學生知識的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在一切沒有『標準答案』的今天,過去那種只知道傳授知識的教育,還有意義嗎?

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今天,人們需要有嘗試新鮮事物並且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能力,要一邊思考一邊進行嘗試,所謂敢於冒險,正是尋求正確解答的道路。

teach and learn 近年來,北歐國家對於『teach』開始有了認識上的改變,把『teach』轉變為可以讓幫助學生更好的『learn』。這種被稱為『能力開發』(empowerment)的教育概念,正在成為歐美教育理論的主流思想,老師的職責是協助學生進行學習與思考。(或許,這才是人本)

不拘泥單一結論,才有全方位思考

教師的工作是在學生感到困惑的時候,側面給予幫助,一起分享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給學生勇氣和鼓舞,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自己深究。以丹麥來說,他秉持的方針就是不讓學生拘泥單一結論,培養他們全方位思考問題的能力,他們相信,能夠鼓足勇氣進行多方嘗試的人,最終會成為相關領域的權威。

相比之下,日本那種沒有思考之前就有答案的教育方法,在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是荒謬的。

參考資料
大前研一,《低智商社會》,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市義民路53號2樓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3/3 下午 06:12:52

【2015/03/02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專業分享】我們可以向芬蘭學習什麼呢?(What Can We Learn From Finland?)

文.整理/江建新(桃園縣教育產業工會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這篇文章是一位美國學者到芬蘭參訪的心得,對於美國過度重視標準化測驗及以學生測驗成績評量老師的現象反思。身在台灣的我們,也應該思考,我們是否跟對潮流了呢?媒體大肆報導芬蘭教育成就的同時,我們對它理解多少,又跟進了多少?

作者最近才從歐洲回來,他到柏林參加一個國際教育研討會。與會的有來自歐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各地學者,他們從近期美國的教育改革中看到警示。並且對於趨勢有些害怕,包含標準化測驗的過度重視、私有化與市場化的推動等等。

旅程中對於芬蘭的學校最有啟發,近期關於芬蘭學生在國際測驗中突出的表現也早在新聞中被大量報導。過去十年中,十五歲左右的芬蘭學生持續的在閱讀、數學、自然等國際測驗中有頂尖的表現,芬蘭各個學校的教育品質落差也是最小的,每個學校都能提供相當好的教育品質。

是什麼讓芬蘭的學校系統這麼令人驚訝呢?芬蘭的學校在高中最後一年之前,沒有受過任何標準化測驗。老師自己設計他們的測驗,所以老師知道他們的學生需要學習什麼,國家有一個大略的指導方針,確保學生可以得到完整的教育,但這不是硬性規定的。老師們有設計課程及討論教育方式的責任,也有高程度的教學自主,因為這是專業。

高中畢業生要進入師資培育是非常競爭的,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可進入師資準備課程。所有芬蘭的老師都需要經過五年的嚴格課程、研究、實習,而且每一個都必須完成碩士學位。老師必須學習處理學生的各種問題,例如身心障礙、語言學習困難或者其他學習問題。

作者參觀的那個學校,讓他想起美國最好的私立學校。藝文、遊戲等活動都非常豐富,看到漂亮的校園還有出色的建築,看到小班教學。雖然國小的教室容量是24人,但是沒有一個班級多過19人。

老師和校長,告訴作者芬蘭的教育秘密,就是家長信任老師,因為老師是專業的。老師彼此信任,互相合作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因為他們都是專業的。老師和校長互相信任,因為校長都當過老師,並且很有經驗。當作者問及教師的離職狀況時,他們告訴我老師很少離開教學工作,因為這是很好的工作並且值得尊敬。

芬蘭教師都有傑出的專業,與作者在美國見過的老師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即使是在那些所謂較差的學校。

芬蘭只有低於百分之四的貧童,但是在美國是百分之二十二,並且還在增加中。家庭收入是預測學童學業表現的一個指標,芬蘭有很好的社會福利體系,美國沒有。且芬蘭並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是一個均富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國家。

作者被問到關於美國的教育趨勢,芬蘭教育工作者非常驚訝美國政府要以學生的測驗成就來評量老師。他們也非常訝異,美國把學生交給只有幾個星期訓練並且沒有碩士學位的老師。他們不了解什麼是『merit pay』,在芬蘭的老師可以得到更多獎金是因為他們幫社區做了更多工作,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美國老師可以得到獎金的原因,卻是因為與其他教師進行比較?既然芬蘭沒有對學生進行測驗分數比較,我們美國的政策內容指標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他們也不理解,本來應該合作的老師們進行比較、競爭,有什麼好處?

當前美國的教育改革者對於提及芬蘭模式非常沮喪,他們拒絕相信不依賴分數測驗就可以有好的教育。他們堅持芬蘭不是好的模範,是因為芬蘭沒有種族問題,但是他們拒絕談論,芬蘭與挪威、瑞典、瑞士、丹麥等其他國家有相同人口組成卻有更好的教育成就。作者對於『沒有種族問題』這個說法感到困擾,這是否暗示非裔、西裔無法透過有經驗的老師、小班教學、豐富課程、藝文活動等方式得到好教育。

這裡可以提出一個有趣的對比,美國主張要幫學生培養國際競爭力,獎勵培養基礎技能。我們的指標是競爭力、負責任,而芬蘭只有一個主要精神:適性發展,這可能是令人驚奇的,他們的指標是公平且有創造力的。

芬蘭值得被注意的特徵是他們把孩子當做重要資源,並且褒揚願意投身教育工作的人。有一天,我們會承認我們對於追趕潮流的失敗,我們會看見現在的教育改革方式,也許更適合二十世紀初期,而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那時來臨,我們將更清楚理解到芬蘭的智慧,尊重孩子而且尊敬教育工作者,我們會感謝有一個芬蘭模式可以作為選擇與啟發。


參考文獻
Diane Ravitch. “What Can We Learn From Finland” EducationWeek. 11 Oct. 2011
<http://blogs.edweek.org/edweek/Bridging-Differences/2011/10/what_can_we_learn_from_finland.html >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桃園市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4/8 下午 04:25:13

【2015/04/07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專業分享】一定要教給孩子的三堂課
文/江建新(本會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每一位家長都曾滿懷期待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出世,除了養育之外,父母親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塑造孩子的人格。每一個孩子都會成長,長大以後孩子的所有行為不管是溝通技巧、工作態度、服務熱忱,學習愛別人,甚至也有可能傷害別人,他的原則與價值觀皆是學習自他的原生家庭。所以每一個家庭、每一對家長,都肩負著偉大的教育工作。

這個工作可能會有些艱難,特別是當孩子鬧脾氣、行為不當或者拒絕合作的時候。但是當您掌握了教養技巧,並且持續堅定的執行之後,您就很有可能翻轉困境。總之,孩子並非是生來就粗魯且目中無人的,負面行為也都是學習來的。當然,孩子也可以選擇向錯誤的負面行為說「不」。本文章提供三個教養孩子的重要觀念,摘要自美國著名的心理學期刊,這些是所有父母親都應該知道的。

一、要教您的孩子,什麼是選擇與結果。
孩子們都會自然的反抗或者測試大人底線,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時常且習慣性的違背常規,您可以適當的加重他應承擔的後果。學習並理解、承擔自己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課。舉例說明:當孩子不願意整理房間的時候,您可以這樣說:「如果你選擇不整理房間,今晚就不能看喜歡的節目。」而不是只說:「馬上整理房間,否則不能看電視。」。跟孩子說話,要盡可能耐心的把原因說清楚,並且讓孩子認知到,結果的好壞都曾經是選擇。他並不是處於一個不公平的處境,只能做父母規定的事情。他們也有權利主宰自己的生活,讓孩子明白事情有因果,思考自己的處境,學會做對的選擇。不管好的或者壞的結果,都不會平白無故的發生。這樣的教育方式,將能夠帶給孩子更多更好的自發性能量。

二、教孩子學會看事情的整體。
孩子不可避免的,會在學校看到朋友作弊、蹺課或偷竊,並懷疑自己是否也能那樣做。孩子也許曾不經意的看見您為了特殊原因,說善意的謊言,並且巧妙的迴避了一些不想碰觸的事物。遇上這種情況,即使心裡面有些尷尬,也要坦然誠實的面對。趁著機會教育孩子,看事情要看整體。有時候善意的謊言或者舉動,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結果。

三、教導孩子,說「不」不表示不愛他。
有些家長對於拒絕孩子有點抗拒,他們擔心因此激怒孩子,或者疏遠關係。但是很多時候教育孩子是必要的,一定要讓孩子清楚的知道,父母親即使說「不」或者拒絕他們,都是出自愛心。向孩子說明,正因為愛他們,才需要建立規範,保障孩子能在安全環境中健康長大,這是父母的責任,也是在某些情況下必須說「不」的理由。
有時候也要給孩子機會教育,教導他們學會說「不」來保護自己。學會適時的說「不」,保護自己遠離誘惑,甚至遠離毒品。長大以後,學會拒絕過低的薪資,拒絕非必要的過度推銷等等。要從生活中教育,從機會中教養,正確價值觀孩子將會受用一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三堂課您都必須堅定且持續的教導。當然,只是口頭上說是不夠的,一定要以身作則,當孩子的表率。做好示範,您將會贏得孩子的尊重,孩子也才樂於與您合作。孩子尊敬您,有好的親子關係,就不會有親子對抗的情形發生。最後再次的提醒,教孩子正確的觀念,當孩子的榜樣,幫孩子建立好習慣當然是越早越好。文章提供的觀念,身為父母的你們一定要清楚,且盡可能持續的應用於孩子的教養。


參考文獻
Suzanne Gelb.“Parents: Three Lessons You Must Teach Your Kids” PsychologyToday. 12 Mar. 2015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all-grown/201503/parents-three-lessons-you-must-teach-your-kids>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5/18 下午 05:16:20

【2015/05/14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專業分享】如何教導孩子遵守規範
文/江建新(本會專業發展部副主任)

當你兩歲的孩子不聽勸告的執意在沙發上蹦蹦跳跳,你該怎麼做呢?孩子公然的忽視規矩,會讓父母親感到沮喪。在作者的工作坊中,家長常常問一些問題,例如:我的孩子會變壞嗎?我是否是失敗的家長?……等等。

作者一再的跟他們說明,這樣的情況其實沒有關係,孩子只是在經歷一些成長會碰上的問題。當你了解這些問題,並且有效的處理它,你就可以得到你期待的親子合作關係。透過在沙發或者氣墊上彈跳的危險動作,幼兒能得到快樂。小朋友覺得,這些動作比乖乖聽話來的有趣的多。

對這樣年齡的孩子來說,他們對於自身衝動控制不足,這可能會導致他們的錯誤行為。他們會很急迫的想拿到他們要的東西,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忽視你警告在超級市場硬要拿一罐洋芋片的原因了。他們急迫的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甚至惹家長生氣也在所不惜。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小朋友需要獨立的感覺。學習變得獨立是孩子童年的主要成長目標,然而隨著這麼多困難的發生,該怎麼停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呢?這裡提供一些可以協助孩子學會合作的方法。

1.解釋你的原則與規則。當理解原因之後,孩子往往更願意聽話。你可以告訴他們在床上跳是危險的,你可能會受傷。用具體的理由說明,並且舉例。告訴他維持他的安全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不破壞家具也是一種責任,類似這樣的說明,可以減少一些麻煩。

2.認可孩子的需求。告訴他們我們知道他想要在床上跳,並且提供他替代方法,比方說提供適合活動的墊子。表現出我們對他需求的接受與尊重,這也可以減少孩子的抵抗。

3.清楚的溝通。告訴他什麼該做,而不是什麼不該做。例如家長可能會告訴孩子「不要站在椅子上!」,可是一直禁止反而會導致親子面臨更多的對立,就像鬥牛士揮舞著紅布一樣挑釁。所以不能讓孩子覺得我們只是禁止,而是要明確的說明規範,達到溝通目的。

4.給予積極的動機。當孩子在房間追逐,且拒絕換裝去上學,家長可以告訴他們我們應該要快一點,你的好朋友已經在學校等你囉。有時候換個說法,引導孩子往正確的行為,這可以幫助孩子導正,也減少親子衝突的發生。

5.提供小朋友選項。當他們拒絕出澡盆的時候,試著提供建議給他們。建議他們可以自己出來,或者要家長抱他出來,孩子將因此考慮到自己的自由可能受制於人,進而作抉擇。教孩子學會選擇,並且思考選擇與結果,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課。

6.給他們定新方向或轉移注意力。當孩子亂丟積木的時候,建議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完成作品。孩子如果因為想玩電腦而亂發脾氣,家長可以陪著小孩,一起進廚房作作好吃的東西,改變一下氣氛並且停止爭吵。換個方法、換個環境,有機會降低衝突,促進親子關係喔。

我們必須要了解,學習遵守規矩就像學習任何技能一樣都需要時間。家長必須有耐心且不斷的教導,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將培養更多的認知技能與習得更多的生活經驗。最終,他們會將你教導的規則內化,並且變得更好。


參考文獻
Meri Wallace. “6 Strategies to Get Your Child to Cooperate” PsychologyToday. 20 March. 2012
<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how-raise-happy-helpful-child/201203/6-strategies-get-your-child-cooperate>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10/27 下午 06:34:29

【2015/10/21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他山之石】「不要擦掉孩子寫錯的字!」德國老師禁止父母做的5件事
資料來源:商業週刊


文/小魚老師(德國Lasy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2015-04-23

一位母親跟小魚老師分享德國教育,她說:在德國的一位老師,開學的第一周來家庭訪問,老師禁止父母做5件事:

1.不可介入孩子的作業。
2.不可擦掉孩子寫錯的字。
3.看見孩子的作業有錯誤,不可以說破,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4.孩子不會造句,不要協助他,要讓他自己思考。
5.不可在孩子寫作業時坐再一旁監督。

這位母親他請問老師說:不看孩子的作業,我還算一個認真的媽媽嗎?

老師說:是的,因為你沒有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那位母親又問老師說:那麼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能做什麼呢?

老師說:當孩子寫作業時,你也能有時間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那位母親又問了老師最後一個問題說:那如果我幫孩子擦掉作業又有什麼關係呢?

老師很堅定的告訴媽媽說:接下我說的話你一定要記住!孩子的作業中的錯誤全部被你擦掉了,不但老師完全無法檢視自己教學的結果,並且孩子也失去自我修正的能力。甚至,孩子會把訂正作業的責任交給媽媽,孩子自己也不需要再負任何責任了,讓家長訂正作業,絕對不是我出作業的初衷了。

其實,這也就是德國孩子如何學會思考的方法,父母做對了,孩子就會思考了。

撰稿:小魚老師(德國Lasy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10/27 下午 06:39:37

【2015/10/19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他山之石】小學就跨界 芬蘭教育再進化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

作者:陳竫詒 2015-03-26


 跨界,從學校開始。全世界都想複製的芬蘭教育,再進化。反觀台灣,除了不斷改革「入學方式」,對於「教學方式」有更新的想像嗎?

芬蘭預計在2020年廢除個別科目,不再單獨教授數學、物理等科目,取而代之的是整合的「主題式」課程。

改變傳統這一節上歷史,下一堂上地理的碎片教學,反過來是一門以「歐盟」為主題的課程,包含歐洲各國的語言、經濟、史地、文化……等等,或者像是學習「餐飲服務」的職業課程,涵蓋了數學、語言和溝通技巧。

「上個世紀開始的教學法過時了,需要有些更適合21世紀的新作法,」赫爾辛基的教育主管Marjo Kyllonen說。

打破知識的界限,新的變革希望縮短學用落差。讓坐在教室裡的學生不再困惑「為什麼要學這個?」也更明白課堂上的學問,在現實世界裡是如何應用。

「過去的銀行需要許多行員記帳,但是現在完全改變了,年輕人有極優異的數位技能,順應趨勢的轉變,教育也需要改變,」赫爾辛基的發展主任Pasi Silander表示。

兩年前,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中學開始實驗淘汰科目別的上課方式,七成的老師正在接受新教學法的訓練,如此大的轉變,當然面臨反彈,畢竟許多老師在專業科目的研究花了畢生的精力,為了鼓勵不同專業背景的老師協同教學,共同合作主題,當局提供激勵獎金鼓勵老師往主題式教學移動。初期的資料顯示,新的教學法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穫。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電話:03-2811588


作者︰test
發表時間︰2015/12/23 下午 03:03:48

【2015/12/07教育桃源電子報】

發信人:彭如玉  e-mail:pjy5675@gmail.com 


【教育監督】補考分數可以打折嗎??
文/江建新(本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


依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民國104修正),第六條,學生因故不能參加,經學校核准給假者,得補行評量;其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為原則。所以,經學校核准給假者,補考分數,是不能打折的。

不過,我們卻發現依據《桃園縣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作業補充規定》(103年修訂)竟是打七折:「第六點實施定期評量時,學生因故經准假缺考者,准予銷假後立即補考。補考成績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公、喪請假或不可抗力事件缺考者,按實得分數計算。 (二)定期評量缺考准予補考學生,補考成績不足六十分者,以補考分數採計; 超過六十分部分,以七折採計分數【六十分+(超過六十分之分數) ╳ 百分之七十】」。

另《桃園市國民小學學生成績評量補充規定》(104年11月24日發布), 「學生定期評量時,未經學校核准給假無故缺考者,經補行評量其補考成績由學校視實際情形決定。」更是留給學校自主甚至有打折的空間!

去年曾有家長投訴,學生請病假事後補考,學校竟然將成績打七折,後來教育部修訂了評量準則,明訂「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為原則」,顯然桃園市的國中和國小成績評量相關規定已不符教育部準則,我們認為桃園市教育局應該修正相關辦法,否則日後恐將衍生爭議。


相關新聞:

2014年04月13日 蘋果日報報導《政府管太多:因病補考分數打7折 「變相懲罰」》,各縣市「折數」不一。

2014年10月03日聯合報報導《國中小 畢業變難了》,教育部統一規範缺考後補考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不能再打折。

========================================================================
● 蘋果日報
政府管太多:因病補考分數打7折 「變相懲罰」
2014年04月13日
【投訴組╱台北報導】有家長抱怨,就讀國中的女兒在期末考當天生重病,上吐下瀉無法到校應試,只能請假休養,事後補考時,學校老師居然說,超過60分的分數必須以7折計算,而本報查詢,各級國高中補考成績分數打折計算方式,教育部也沒有明確標準,讓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自行訂定,從9折到7折都有,家長痛批:「非常不公平,變相懲罰生病學生嘛!」
投訴家長表示,女兒在期末考當天突然生病上吐下瀉,身體狀況根本無法考試,不得已只好在家裡休養,看著女兒躺在床上,嘴裡還不斷說著要去考試,做為父母實在非常不捨。


各縣市「折數」不一
事後補考時才得知,超過60分的分數,必須以7折計算,家長痛批,沒人可以預先得知何時會生病,此舉無疑是變相懲罰學生。他說「孩子也有榮譽心」,這麼做非常殘忍。
經查,關於國中學生請病假,補考分數到底該不該打折,甚至要打幾折,教育部並沒有明確規定,讓各縣市政府自訂成績評量補充規定規範之。例如台北市政府規定,超過60分的分數要打9折;台中市打8折;高雄市打7折,各地規範明顯不一。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認為,政府有義務讓全台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受到公平、一致的待遇,改善現在多重制度的狀況。

教育部應訂大原則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陳金貴對此指出,各縣市政府可能會依其區域特性的不同,而訂出不同的標準,但教育部仍應該訂出一套大原則,再讓地方政府公平、公開的討論。

對學校政策有疑義 陳情管道
◎逕向校方反映
◎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
◎教育部部長民意信箱:http://email.moe.gov.tw/EDU_WEB/sendmail/send.php?sGo=1
◎人本教育基金會:(02)2367-0151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02)2733-3230
資料來源:上述單位


《蘋果》評分
機關回應
對此,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課程及教學科科長林祝里表示,依照《國民教育法》及《地方制度法》,目前各地國民中學補考規定的細節,由各地方政府自行訂定。

將研議合適作法
林祝里說,未來會再了解22個縣市的作法,並會同法制單位,以保障學生的權益做考量,研議是否有更合適的作法。

人民辛苦納稅,偏偏政府不是拿錢不做事,就是不該管的事管太多,限制人民的創意,阻礙社會進步。《蘋果》推出「政府管太多」系列,幫大家出氣。
==============================================
●聯合報
國中小 畢業變難了
2014-10-03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今年起 不及格 要補考

七大領域至少四項及格 才有畢業證書

國中小學生預定103學年度起實施補考制度,每學期結束時學科成績不及格就要補考,領取畢業證書的門檻也趨嚴;原本國中小畢業生七大學習領域只要三領域及格,就可拿到畢業證書;但從目前讀小三、國三的這屆學生開始,必須四領域及格才能領到畢業證書,否則只能拿結業證明。


國中小畢業生領畢業證書門檻 資料來源:教育部 製表:王彩鸝

國中小學生領取畢業證書的條件,原本規定缺曠課不超過總上課時數的三分之一、操行成績功過相抵後未滿三大過,以及三大學習領域成績在丙等(60分)以上就可以;但這麼寬鬆的規定,造成只要健體、藝術與人文、綜合三個領域及格,學科成績都不及格,也可以拿到畢業證書。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組長許麗娟說,及格領域更從三個增為四個,是為了重視國民教育的基本能力。

據評估調高標準後,無法拿到畢業證書的國中畢業生至少提高一成以上,有必要建立預警及補救配套措施;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國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新增「補考」的規定,等教育部部務會議通過後,預定從已經開學的103學年度開始實施。


十二年國教推動後,國中小畢業門檻提高,七大學習領域中須有四個領域成績及格才能畢業,否則只能拿到結業證明。 圖╱記者林澔攝、報系資料照
分享
許麗娟表示,為了幫助學生都能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必須每學期都預警,因此新增國中小學生每學期領域成績不及格須補考的規定,在補救教學後進行補考,再從原始成績或補考成績「擇優採計」。

許麗娟說,補考的目的在協助學生有補救和進步的機會,至於補考的時間原則會在寒暑假期間進行,但教育部只訂成績評量準則,各縣市可自訂補充規定。因為國中小是義務教育,沒有留級制度,因此學生即使拿不到畢業證書,也不會影響後續升學。

另外,目前國中小學生若定期評量(段考)請假缺考需要補考,但補考成績怎麼打,各縣市做法不一,有縣市補考成績打八折,造成家長抗議,教育部統一規範缺考後補考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不能再打折。
 


※歡迎推廣訂閱:
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網站:http://www.teu.org.tw/
會址:
中壢區義民路53號2樓


桃園教師會會務系統 - Powered By BBSxp

Copyright 1998-2005 Yuzi.Net
Powered by BBSxp 5.16/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